不一定所有的历史建筑都只能成为博物馆
发布日期:2014-12-24 09:19:45 点击次数:4014

2014年12月23日上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博士,将2014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“荣誉奖”授予“颐和公馆”项目,表彰其对民国建筑的保护性修缮。这个拥有26栋民国建筑的项目,如何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严格评审?又能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什么启示?颁奖仪式后举行的《民国建筑遗产保护挑战与探索》论坛上,专家们各抒己见。

填补空白:“成功保护了一种稀有建筑类型”
谈起“颐和公馆”项目所在的颐和路十二片区,著名文化学者薛冰深有感触。从1989年开始,因为工作需要,他每天都要路过这里。出于对老城保护的敏感性,他对该地的建筑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,发现情况不容乐观,“当时26幢楼住了300多户人家,不但变成了一个个大杂院,外面还搞了很多违建。这些建筑内部的结构,很多也都被破坏了。”
经过保护性修缮,26幢楼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委会评价为“成功保护了一种稀有建筑类型”。杜晓帆告诉记者,民国建筑在城市发展中很容易被忽视,而“颐和公馆”项目的保护利用具有示范性,填补了空白,“可以引导全社会更多关注离我们时代比较近的一些建筑。”正如颁奖词所说:“这片1920年代末的高级住宅区是一片中国近代建筑,亦可说是民国风格的见证,而此类建筑正不断遭受着发展压力所带来的威胁。尽管被忽视且大多情况下已衰败,但是颐和公馆项目下的26幢别墅仍然散发着他们过去的优雅精致感……该项目主要关注在对建筑外部的细致修缮和修复,以及对内部空间调整以适应现代化使用。这些素粉砖墙的别墅都带有着很强烈的原始特征感,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。”

软件”融入:营造出一种“场所精神”
除了对建筑本身的修缮,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历史韵味重现。“保护好建筑本身当然很重要,但通过建筑营造出的文化氛围可能更重要。”杜晓帆说。他很赞赏“颐和公馆”项目总设计师张光德阐述的“场所精神”的概念。
张光德告诉记者,建筑学中的“场所精神”源自古希腊神话,今天引申为“驻守在此的独有的气氛和精神”。人们常说,民国建筑看南京,而颐和路多彩的高级住宅形式,正是民国建筑的集大成者,因此在他看来,修缮和改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体现民国文化的特色。
薛冰介绍,以往普通人只能在外面看看颐和路民国建筑,改造后的公馆内设置了很多文化公共区域,具有相当大的开放度,市民可以随时走进来看展览,“修缮后建筑本身的基础很好,更重要的是把民国的‘软件’融进去,让人们进去就有民国的感受,而不是进去看空房子。”
目前“颐和公馆”项目的公开展览内容涵盖民国服饰、饮食文化、昆曲和教育书籍等方面。明年,这26幢建筑中的薛岳故居将作为“薛岳抗战陈列馆”正式对外开放。这是抗日名将薛岳当年在南京的私宅,2008年成为挂牌保护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。

活化利用:“商业元素和遗产保护并不矛盾”
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备受社会关注。以往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、利用,往往通过“圈起来”或者建博物馆的形式,而“颐和公馆”开发了以民国文化为主题的精品酒店。商业元素和文化遗产保护是否有矛盾,也成为论坛上专家们探讨的焦点。
杜晓帆的观点是:“作为博物馆是一种利用,作为酒店也是一种利用。根据不同的情况,找出适合的方式是最好的。不一定所有的历史建筑都只能成为博物馆或纯粹公共活动的场地。”他说:“我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,并不是让人们回到某一个历史时期、过那种生活。而是通过遗产保护,让当地的社区和当地的社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,让人们有更高品质的生活。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,并不是遗产保护不可以做的事,两者之间并不矛盾。”
薛冰认为这中间存在一个尺度—是不是以纯盈利为目标。颐和公馆项目并不是纯盈利性的酒店,它是要让市民能走进来,要有一个相当大的开放度。”薛冰说。


在线咨询